阅读:0
听报道
因为拿了博士学位还频频得瑟的翟天临,丢掉了学位。因为拿不到学位痛苦不堪的刘春杨,失去了生命。但是这丝毫不会影响,中国在批量生产博士的高速路上肆意狂奔。
虽然中国人至今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上刚有一个零的突破,虽然我们在多少基础科学领域的创新还乏善可陈,更是动不动就在高端技术领域被美国人卡住脖子,但这并不影响,中国不光在发表论文的数量上、申请专利的数量上,更在授予博士的数量上,高居世界第一。
至于质量,数学大师、哈佛大学数学系主任丘成桐教授曾经说,中国大学生现在的水平越来越差,不仅教养在下降,连学习能力都在下降。最好的中国大学毕业生,被录取到哈佛读研却连基本的学习能力和基础都成问题,会连正常的考试都对付不了,因为不懂真正的数学思维。
在他看来,哈佛数学系每年大概有2到3位学生的学士论文可以登在一流的学术杂志,往往比北大最好的数学教授的文章还要好。北大自豪的“杰出博士生”写的毕业论文,连香港中文大学的本科生论文都赶不上,却被北大的教授们吹为神童,鼓励他申请到哈佛大学当教授。不被理睬后,北大自己“留用”来当教授,并被评为最年轻的中国“院士”,残害新的大学生。
博士学位的授予突破1万人规模,美国用了100年时间(1861-1961 ),而起步较晚的中国博士学位的授予突破1万人规模,中国仅仅用了17年时间(1982-1999)。
从1999年开始 ,中国的博士招生连续3年维持着近20%的增速。2008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截至2017年,在校博士已达36万,当年招生人数也突破8万大关。
为什么需要这么多博士,教育学家熊丙奇曾经解释,今天国内的博士教育,其首要功能不是培养学术人才,而是满足社会对“具有博士学位人才”的需要,说白了就是对“博士头衔”的畸形需要,这导致博士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而质量急剧下滑。
博士的头衔,不仅对于像翟天临这样的演员来说,是一个炫耀学霸人设的光环,对于授予给他们学位的学校来说,也是乐此不疲。
2002年到2005年间,教育部开始在全国开展高校学科评估。在评估指标中,教职工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授予博士学位数,在读博士、硕士数,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数,都占到一定权重。
博士数、博导数、论文数,归根到底就是评估的分数,就是学校分到经费的钱数,就是领导晋升的招数。
博士扩招后,博导也曾因供不应求。1999年,为了适应博士扩招大环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博导审批权下放给了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在随后的10年里,博导数量从1999年1.56万人增长到2010年5.93万人。
这就是为什么,翟天临的博士生导师,竟然只有本科学位,而刘春杨在中科大的博导陈伊翔,其实比他大不了几岁。区别是一个不合格的学生遇到不合格的导师,两人都能混得风生水起,但在学术道路上一筹莫展的刘春杨,碰到一个不闻不问的导师,最终在迷惘中结束了生命。
在2008年,中国培养的博士达到了5万名,超过了美国,成为中国教育部门的最大政绩。当时就有人批评说,这种“赶美超英”式的“博士大跃进”,就是“大炼钢铁”。不仅是教育界对社会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国民教育资源滥砍滥伐。
根据博士生人数和博导数量来分资源,导致各高校盲目扩充科研人员和硕博招生,让不配当导师的人成为导师,让不适合科研的学生成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对此,曾经担任复旦大学校长的中国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任杨玉良当时表示,以前95%的博士生毕业后都会留在大学或科研机关,现在半数进入政府部门。为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未来将控制研究生的增长速度,硕士的增长率将维持在6%,博士生的增长率则必须控制在2%以下。
但是,2018年8月27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中仍然提出要继续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
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在《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中呼吁对高等教育进行一次彻底整顿。他指出,西方国家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淘汰率大约30%,而我国基本上是零淘汰率,对官员和老板考博更是一路绿灯。要严格整顿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至少应砍掉二分之一大学的博士授予资格。
丘成桐教授曾经说,现在的学生和学校变得唯利是图,这种文化气候,是中国难以孕育一流学问的最主要原因。
我们的社会一方面强调“钱学森之问”,希望科研人员能够安心搞研究,能够使得中国走上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一方面为科研人员的评价设定了极为详细的指标,完成规定动作对他们来说已经力不从心。
一方面我们歌颂成功的科研工作者,但是对于基层科研工作者没有足够的关注。根据纽约时报2012年对于全球教职人员购买力的统计,中国排在世界倒数第三。
招了那么多博士,却不为他们创造起码的生存环境,更不要说科研环境了。201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博士发展现状》一书中调查数据显示,博士平均每月可支配收入低于3000元的占37.5%;3000元至4999元的占40.9%;5000元至9999元的占16.1%;高于1万元的占2.3%。
而在德国、法国,博士的税后工资都在1000欧元以上,在印度,博士的工资都能养活2口人。在中国,博士的补助连自己都养活不了。
尽管有许多人一直疾呼,长此以往,博将不博。但是教育已经被利益收买,被权力招安了,能够改变什么呢?高校连骨头都没有,还要什么思想。
博士只是一块粉饰时代的遮羞布,只是一件装点自信的情趣内衣而已。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