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今年5月8日的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出尽风头的陆上空客“巴铁”,终于在几天前现出了真身,开始路测。但是在一开始短暂的欢呼过后,对于巴铁的质疑铺天盖地而来。甚至运作巴铁的企业涉及非法集资的事情,也被扒了出来。

对于后者,自然有金融部门去监管。而对于这一新技术,对于其存在的种种问题,是不是就代表这种技术不具备现实意义,是否因为它的发明人宋有洲只有小学文化,而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一开始朋友们让我写一个关于巴铁的评论,我觉得我没有发言权,第一我没有去现场了解,第二面对很多人对它的质疑,我没有必要再踩上一脚,归根结底是我觉得,巴铁没有那么不堪,虽然它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什么交通工具出来的时候没有问题?就因为他的发明人只有小学文化?

直到找到了多年没有联系的杨晓光教授,作为研究公共交通领域的专家,他现在已经是同济大学的智能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有他的观点撑腰,我就觉得可以写了。

在他看来,作为一个大型装备,巴铁在物理指标上是可以满足交通需要的,而且在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上,想法也很巧妙,而且相对地铁的造价也比较低。当然作为一个系统还不够成熟,在路面条件上,在和其他汽车的关系上,信号控制上,乘客行人的站台进出上,都还需要考虑。

但是后面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并不能成为否定巴铁的理由。杨晓光认为,不能把巴铁一棍子打死。

实际上,巴铁的优点还是很明显的,在空间利用上,设计的比较巧妙,可以不受交通阻塞的影响,造价比较低,只是地铁的20%,当然这只是直接造价,导入到城市交通系统,道路结构,站台设施,边际成本也需要考虑。

对于巴铁对于现有交通是否造成阻碍或者困扰,很多人指出,汽车从巴铁下面驶过,肯定会产生不适,尤其是在巴铁拐弯的时候,如果车道不同,怎么适应,还有汽车行驶在巴铁下面,是不是就看不见前面的红绿灯?

这些问题,肯定是存在的,而且杨晓光提出了更多的问题,比如在巴铁下面,如果巴铁的速度比汽车要快,汽车会产生倒车的错觉,这汽车开在隧道里面的影响还更大,毕竟隧道本身是静止的。

弯道的地方如何协同,也是一个问题,巴铁要占用两个车道,如何在路口与其他车辆相适应。

还有,300个人一个车厢,上下的人流如何解决。巴铁那么重,地面道路能否承受,一个路段上可以,交叉口上是不是可以,这都是问题。

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巴铁或许更适合新建城市,可以在路面强度,周边站台布局上,统筹安排,现有道路上做这个事情,成本比较高。还有如何通过立交桥的问题,客车荷载的问题,净空的问题,既有道路要考虑的问题要多的多,一般城市限高4.5米,这对巴铁来说肯定不够。

 

但是杨晓光认为,现在提出的很多问题,既存在也不存在,现在的矛盾就在于,如果在新城,可能不存在这些问题,但是在老城,在需要改善交通的地方,恰恰就面临这种问题,如何与现有交通融合,如何管理,如何可持续发展,改造维护,都是很大的问题。

但是这并不说明巴铁就是一个废铁。

不能因为存在这些问题,就把巴铁一棍子打死,在杨晓光看来,好多问题是伪问题。

巴铁对于运行空间的要求比较高,哪怕工厂能用也好,不要刚冒头就打,如果在融资的方式上违法的地方,是另外的问题,不要把好多东西掺杂在一起,说人家设计师只有小学毕业,就更不合适了。

在他看来,这个构想还是很巧妙的,新生事物出现都有一定的道理,把问题弄清楚以后,考虑它的必要性,充分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最好的态度是审慎和理性。

“这个事情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要更加严谨的论证,问题需要一点点化解,综合评价,希望他们成功。”

最近我也参加了几个关于汽车创新项目的路演,参与的项目很多是关于自动驾驶,移动充电,上门保养之类的已经形成商业模式的项目,在参会的观众里,还认识了几位只有设想,没有上路的项目,我觉得他们,可以就是巴铁上路之前的状态。

其中一个项目,是公交车消雾霾,就是让公交车携带水箱沿途喷雾,比洒水车的成本更低,效果更好,还有一个是智能信号灯,让汽车可以从红绿灯接受信息,让汽车视野被阻挡的时候,能够知道前面是红灯还是绿灯。

他们和巴铁的发明人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的很多年,渴望有人能投资,不管是政府,还是公司,都行。

很多创新在一开始,就来自一种离经叛道的想法。在有些人眼里,他们的想法或许很不够成熟,商业模式不够清晰,但是他们依然坚持,自己出钱去各种场合推广自己的技术。

虽然没有宋有洲幸运,但是他们依然在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这并不丢人。

话题:



0

推荐

于达维

于达维

153篇文章 1年前更新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本科毕业,美国怀俄明大学大气物理专业硕士。现任财新科技主笔。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