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晚,当地球人第一次看到黑洞的照片的时候,人类对于宇宙的这一理论语言,终于用肉眼得到了证实。但是曾经为这一研究天才般开疆拓土的一位先驱,已经离世超过了30年。而提出这一天才般理论的时候,他只有19岁。
作为一个刚刚从印度大学毕业,即将进入剑桥大学的年轻人,他在乘船从印度去英国的路上,就算出了这个结果。但是当他用了几年的时间把理论完善,希望一鸣惊人的时候,遭到的是无情的打击和嘲笑。这让他最终决定放弃了黑洞的研究,转而在天体物理的其他领域寻求自己的突破。
他就是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而把他推入泥潭的那位学霸——亚瑟·爱丁顿,也荣膺科学史上著名的恶棍之一。
 
1930年7月,19岁的钱德拉塞卡已经大学毕业,他获得印度政府的奖学金,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在长达十几天的航行中,他手上有一篇福勒关于白矮星“致密状态”解释的论文。
 
福勒提出,在这种致密状态下,电子会被“压”到它原来可活动空间小10000倍的“格子”中,被称为“电子简并态”。这种状态产生的“简并压力”非常大,大到可以抵抗引力的收缩。
 
在船上,他试图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引入福勒的论文中,希望求出一个更加简洁的相对论推广。但是结果发现,当恒星质量超过太阳质量的1.44倍后,白矮星将不是它的最终归宿。
 
这个极限后来称为钱德拉塞卡极限。后来的科学家研究得出的预测,随着恒星质量的增大,它在生命末期可能成为更为致密的中子星,甚至形成连光线都无法逃离的黑洞。
 
虽然仅用3年时间,他就获得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博士学位,但他完善自己的理论用了5年时间。当时他的导师天体物理学家亚瑟·艾丁顿不仅帮他在1935年的皇家天文学会会议上争取了发言的机会,并且帮他准备繁琐的材料、昂贵的设备。
 
 
然而在1935年皇家天文学会的会议上,当这个24岁的青年宣读完自己的论文时,艾丁顿走上讲台,当众把钱德拉塞卡的讲稿撕成两半,说这样的论文,简直一无是处!是在 “开星级玩笑”。
 
在听众的哄笑声中,这位年轻人甚至没有得到解释的机会,就黯然离场了。
 
在与爱丁顿持续争论了几年后,钱德拉塞卡没有得到任何权威科学家的支持,甚至无法谋得教职,最终他也完全放弃这个研究课题。他离开了英国,也离开了他所爱的恒星结构研究。
 
1937年,钱德拉塞卡开始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在他教过的学生中,有两位著名的中国人,就是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和杨振宁。
 
在后续的研究生涯中,他对于恒星内部结构理论、恒星和行星大气的辐射转移理论、星系动力学、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宇宙磁流体力学和相对论天体物理学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但是这些贡献,都没有他19岁时提出的那个天才般的发现重大。直到30年后,这个后来被称为“钱德拉塞卡极限”的发现得到了天体物理学界的公认。然后又过了20年,在1983年钱德拉塞卡获得了诺贝尔奖。
在这个时候,对于年轻时的遭遇,他已经不再耿耿于怀。他说,假定当时艾丁顿同意自然界有黑洞,这种对天文学是有益处的,但他不认为对他个人有益。他没有信心,如果当时获得的是赞美,并获得了更高的地位,对他后来的学术生涯会有什么影响。
 
他的意思可能是,年轻时获得过多赞美,可能会让他迷失自己。
 
但是对于艾丁顿当时的态度,钱德拉塞卡认为,这些成功的人“对大自然逐渐产生了一种傲慢的态度”,他们以为自己有一种看待科学的特殊方法,并且这种方法一定是正确的。
 
但实际上,“作为大自然基础的各种真理,比最聪明的科学家更加强大和有力”。
 
他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因为他知道,有多少天才和他们的想法,就这样自以为是的学霸们压制甚至剽窃,他不仅能够重新寻找自己的支点,并且能把自己的价值观传承下去。所以他的两位学生李政道和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要比他早二十多年。
 
虽然他本人没有看到真正的黑洞,但是1999年发射升空的以他命名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望远镜,在星暴星系M82中发现了中等质量黑洞的证据。
话题:



0

推荐

于达维

于达维

153篇文章 1年前更新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本科毕业,美国怀俄明大学大气物理专业硕士。现任财新科技主笔。

文章